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

建筑工程学院办学积淀深厚,建筑工程类专业办学可溯源至1952年创办的重庆建筑工程学校;1994年,建筑工程类专业恢复招生;2001年,迈入高职教育领域;2005年7月,成立建筑工程系;2021年7月,与材料工程系合并组建材料与建造学院;2025年7月,成立建筑工程学院。

学院秉承“精工筑基、匠心建业”的建工精神,厚植“精工至善”的专业根基,激发“求真创新”的技艺潜能。现开设建筑工程技术、建设工程管理,工程造价和建筑工程技术(中加合作)等专业。其中,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是国家骨干专业;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的“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”建设专业,四川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、四川省优质校高水平专业群骨干专业。学院创办至今已培养毕业生15000余人,自2015年与加拿大北大西洋学院(CNA)合作举办建筑工程技术专科教育项目以来,培养了500余名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技能专业人才。

学院打造了一支“双师型”“校企双带头人”的教学队伍,师资力量雄厚。现有教职工47人,其中教授3人、副教授(高级工程师)8人,博士2人,硕士31人;双师型教师37人,32人具有国家级执业资格证书,其中,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5人、注册测绘师1人、注册一级造价工程师3人、注册监理工程师2人。学院现有市级优秀教师2人,市级科技城人才1人,市级优秀创业导师1人,校级教学名师5人,校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,校级优秀教师12人,校级教坛新秀3人,校级师德先进个人3人,校级优秀教育工作者3人。同时,学院聘请了15位经验丰富的企业骨干、技术人员及能工巧匠长期担任学院客座教授。

学院与企业共建了专家工作室、名师工作室、拔尖创新工作室、产教融合创新团队、数字造价工作室、企业实践流动站和协同创新中心。校内建有BIM工程建设全过程控制、工种实训2个中心,工程质量检测、建筑招投标,建筑与装饰材料检测3个实训基地,工程造价、资料归档整理、招投标模拟、建筑设备、建筑测量5个实训室,工程施工技术、工程计量与计价、建筑绿色设计3个“理实一体”教室以及专业高端计算机机房5个,实训场地室内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,室外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。同时,学院与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、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,四川九洲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、中九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等30余家企业共建了校外实训基地,可充分满足学生教学实践,对外技能鉴定及技术服务需求。

学院坚持“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学、以赛促创”理念,持续深化教育教学信息化改革。建成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,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,院级精品课程7门,编写出版教材20余部(职业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,省级规划教材1部,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规划教材1部),发表高质量教改科研论文(包括全国中文核心、SCI期刊收录)400余篇,承担省级以上教改科研项目50余项。荣获四川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,第五届全国高校GIS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,全国生物技术教学成果大赛(高职组)二等奖1项,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典型经验案例一等奖2项;荣获四川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2项,绵阳市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。

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铜奖1项,振兴杯”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学生组铜奖1项,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1项,银奖2项,铜奖6项,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2项,四川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6项、二等奖48项、三等奖80余项;四川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二等奖1项,中国科技城大学生毕业设计大赛三等奖1项。

建筑工程学院将聚焦新型建筑工业化、绿色化、信息化与智能建造等领域,深度融合大数据、物联网与智能施工等前沿技术,紧密对接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,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以就业为导向,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内涵建设,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,持续服务区域建筑业转型升级,助力教育、科技、人才一体化发展,谱写区域经济跃升新篇章。